《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章节:《男女有别》


(开始以前)

ps:只是记下一些我觉得有趣的观点和知识xd

费孝通老先生对中国乡土文化的研究很有意思,我觉得算是学术类书籍吧但是还算易懂,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自己确实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很难得,就试着推荐给大家吧。

也想试着自己组织语言解释给别人听。


---------------

这样开始也许会有些突兀,但是也不得不这样开始啦。

——在面对性别和两性相处上,中西方有着什么样的模式差距呢?

Oswald Spengler在他的著作“西方陆沈论”中提出,西方世界曾有过两种文化模式,分别为“阿波罗式(apollonian)”和“浮士德式(faustian)”。

阿波罗式的文化定义认为世界抑或宇宙之中存在着一个完善秩序,全全超出了人类干涉的范围,人们需要去接受和维持这个秩序。这是西方古典精神,也是中国乡土文化精神。

而现代文化(主要还是说西方)是浮士德式的,这一文化中,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在于克服不断的冲突,没有阻碍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的一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

这一点所造就的中西不同的两性关系:

(我个人觉得需要提出,从笔者提出的两种文化来看,西方和中国乡土文化最早都是阿波罗式的,是一个差不多的起点。但是两个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不同的机遇产生了文明发展速度的差异。

西方现代化进程远远早于中国,也就有了更多磨合期和适应期,浮士德式的两性关系发展得更加广阔和自然。

现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期,民间也渐渐开始提倡浮士德式恋爱,但是受众群体仅仅是改革开放后年轻的一代,在老一辈和部分相对不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而纵使是思想更偏向西方的年轻人们,事实上脑海里也根深蒂固着家里、学校抑或社会中,在意识形态中有意或无意的阿波罗式文化。这是文明发展的本身素质和“获得结果”共同造成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状。

也就是中国社会总体还没发展成形,可是社会上的部分群体已经率先拥有了西方一些先进的思想,人民思想领先于社会发展太多所造成的不协调。

下面会具体举例子讲。额,也不是很具体(。))


言归正传,继续讨论中西两性模式相处的不同。


在西方,男女之间,夫妻之间,两人相处是不断磨合内心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阻碍和克服的过程。生育在现代社会不再是婚姻的核心,重点变成了夫妻二人灵魂的契合。

这也就促成“离婚”的出现。一旦无法克服两人间的冲突,“离婚”便被发明了出来,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继续寻找真爱,因为在浮士德式的文化下,他们不需忍耐和沉默接受自己和配偶的不同。

而这一情况也造成了社会生产上的不良影响,因为生育不再那么重要,也就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运作,距离日本北欧等诸多国家存在的人口老龄化和新生人口负增长现象,政府其实都是很着急的。我猜这也是我国近期疯狂鼓励生育的原因(这个我都可以单独扯一篇了,不发散不发散,专心写这一篇)。


而在阿波罗式的婚姻关系拒绝任何可能影响社会整体运作的存在。在这一恋爱文化的影响下,在中国乡土间,夫妻间通常会放任两人之间的不同,任由着不同的存在而不会试着探索。两性间不会寻求心灵上的契合。

而男女既有别,就不必求同,“男女授受不清”,两性间的关系也就不那么亲密。


因 此 ,在 中 国 发 生 了 更 深 的 同 性 间 的 组 合 。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的同性结义性的组织,显然将同性之间的关系的高度推向了十分高的境界...


...

哎,其实我只想记到这里,因为看到这一句我惊了,因为真的是这样。好吧,读书笔记计划就此作废,天哪真是太费时间了这样我根本每天没多少时间看书,不搞了不搞了,有趣知识记在心间吧!

就此别过!(你他妈的。

评论
热度 ( 21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奈德EX | Powered by LOFTER